首页 > 时政要闻 > 正文

科学发展助推大石山区经济腾飞 忻城县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

2014-01-11 11:44:50     来源:东盟新闻周刊
导读:特约记者:黄大华、李晓成 忻城,桂中西部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,却享有区域性大理石之乡、桑蚕之乡、金银花之乡、珍珠糯玉米之乡等诸多美
\特约记者:黄大华、李晓成
      忻城,桂中西部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,却享有区域性“大理石之乡”、“桑蚕之乡”、“金银花之乡”、“珍珠糯玉米之乡”等诸多美誉。
多年来,不甘落后的忻城人在县委、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,以其坚忍不拔的精神,闯出了一条后赶超前的奋进之路。
       今天的忻城,已是广西重要的蔗糖、桑蚕、金银花生产基地。拥有全国“科普示范县”、“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” 、“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”等荣誉称号;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区平安县,获得全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进步奖,多次获得自治区双拥工作先进县、广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创新奖、“广西文化活动先进县”等荣誉称号。
近年的巨变,体现在这样一组数据里:2012年,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8.63亿元;工业总产值完成33.18亿元;农业总产值完成28.22亿元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.78亿元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.02亿元;财政收入完成3.54亿元;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321元,年均增长 8 %以上。
      特色农业树品牌
      近年来,忻城县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,坚持以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化经营为抓手,“三农”工作得到稳步推进,农业经济实现腾飞。 “三农”工作成效显著,基本形成“山上竹木花、山下蔗桑粮、家中猪牛羊”的特色农业产业化格局。\
        传统农业快速发展。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0万吨以上。2012年,甘蔗种植面积增加到16万亩;桑园面积从无到有,增加到22万亩;金银花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,种植面积突破14万亩。森林覆盖率已达58 %;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通过自治区检查验收。特色农业增势强劲。特色农业示范基地辐射作用大幅提升,至2012年末,全县已建成规模以上农业示范基地18个。2011年5月被中国科协命名为2011-201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。桂中治旱和土地整治两大工程全面推进,取得“速度最快、率先发挥效益和实现多赢”三个方面的佳绩,桂中治旱和桂中农村土地整治两大工程于2012年3月28日在红渡西鲁屯实现胜利会师,率先在全区发挥效益。
       工业发展添后劲
        如何将政策的劣势变为优势,实现忻城工业的崛起。近年来,忻城县党委、政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以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,将目光转到自治区党委、政府提出的打造西江“亿吨黄金水道”的重大战略上,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石材支柱产业。\
      县四家班子领导不辞劳苦,带队远赴广东、上海等地招商,成功引进大理石加工企业13 家,总投资达6 亿多元。其中,2009年引进广东省云浮石材商会8000万元资金,年产100万平方米板材的忻城县兴城石材有限公司建成投产,年产值在2亿元以上,解决劳动就业200多人,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银白龙大理石板材生产企业。2010年引进香港鸿德国际投资公司投资1亿元,占地面积90亩,年产大理石板材100万平方米以上,工艺品5万件,墓碑5万套,实现销售收入1.9亿元,实现税收1500万元,解决劳动就业250多人。
2010年忻城县“银白龙”石材品种被中国石材工业协会、国家建筑材料工业石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多家机构评为首批“全国名、优、特石材品种”,目前产品畅销欧美市场。截止2012年,银白龙石材加工企业剧增到10家,投资规模均达5000万元以上。
       2012年10月,投资2.11亿元的广西东盟石材交易市场成功落户忻城,忻城县走出了一条大石山区“点石成金”的经济发展之路,并努力将忻城打造成为广西乃至全国重要的石材加工、贸易、会展、物流基地,实现“东有云浮,南有水头,北有莱州,西有忻城”的石材产业发展格局。
          旅游产业显魅力
       千帆竞发的旅游景点吸引游客纷至踏来,2012年,忻城县旅游接待游客的2.5万人次,通过这个数据,我们听到了县委、县政府在实施“旅游活县”战略征程中激越的鼙鼓之声,见证了芝州旅游业的凌空飞跃,以全新的姿态笑迎八方游客。
      在传承中创新,在守望中开掘。近年来,忻城县结合本县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旅游产业发展方向,以打造旅游精品线路为重点,以创建壮文化中心为目标,坚持特色旅游与城镇化相结合、特色旅游与历史文化相结合,紧紧抓住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六大要素,在思想上形成共识、在工作中形成合力、在发展中创新突破,促使该县旅游从“洼地”向“高地”跨越。三年来,该县先后完成民族风情水街、莫土司衙署、土司文物陈列馆、神秘湖、元宝岩、泮水生态园、内城莫曼农庄等旅游设施建设,完成旧城区土司建筑风格改造9万多平方米;成功承办首届全国土司文化研讨会,连续举办三届“三节一会”,土司文化旅游品牌逐步打响,旅游产业、商贸业、交通运输业等服务业得到持续      健康发展。
       3A级旅游景区的莫土司衙署,三星级旅游饭店的海天大酒店,四星级农家乐的内城莫老爷农庄,全区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的泮水村下才屯……丰富的旅游资源,优质的服务档次,形成品牌合力,成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引擎。近年来,该县全力推进旅游饭店增“星”、旅游景区升“A”、农家乐服务创“优”等基础工作,充分挖掘本地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,着力打造“莫土司衙署—莫老爷后花园—马鞍山元宝岩—乐滩莫老爷度假山庄—遂意神秘湖—周安“古八寨”—土司国际文化广场”旅游精品线路,让人们尽情感受土司古城、壮文化和山水的无穷魅力……   \ 
        城镇建设展新姿
       近年来,忻城县共投入600多万元装扮西龙山和县城夜景。2万盏新型节能景观灯“点亮”了芝江、6座山峰和5个广场。该县还投入1亿多元改造老城区,包括县城主要路口和重点路段种植大树绿化美化建设,大街小巷土司风格立面改造,新老城区连接大道建设,四座公园、四座风情桥和县城水系整治等项目建设。
       如今,忻城又创新思路,突破瓶颈,在城南新区建设中统筹土司古城的发展,突出“古今文明交相辉映、新老城区各展风采”。投资3899万元的城南新区排污管网全面开工,建成综合体育馆,教育园区建设进入攻坚阶段,县实验中学于2012年9月顺利开学。开工建设总投资达20亿元的万景城项目,着力打造涵括行政、文化、教育、商贸、金融等领域的城市综合体,项目全部建成后可聚集人口4.5万人,为城市持续扩容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      先后实施污水处理厂、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、县城民族化改造、民族文化精品街、忻合二级公路沿线风貌改造等特色民生工程建设,开工建设御景新城、鞍山商贸城、土司花园小区、幸福小区、锦滨苑等一批中高档住宅小区。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,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得到进一步保障。
       3至5年后,这里将崛起一座集行政办公、文化体育、商业服务及居住于一体的综合性、生态型现代新城。一些村屯变成了城中村,一些村民变成了城镇居民。同时,老县城也将打造成为从区内外慕名而来观光旅行、休闲度假的游客的乐土。\
       改善民生促和谐 
       多年来,忻城县委、县人民政府坚持民生至上的发展理念,把惠民生、促和谐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突出问题,让广大群众及时享受发展成果。 坚持教育优先发展。加大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力度,投入资金3.5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师资培训,率先在29所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校实施免费营养午餐,受益学生达1.73万人。
      创新社会管理,推进平安建设。创新建立“10、20、30”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机制及“屯支部+屯务委员会+协会”的基层维稳工作机制。率先在全区县级(市、区)实施警务机制改革,率先在全区将警务机制改革延伸到乡镇基层。
文体广电事业全面进步。“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全民健身示范县”创建工作加快推进,多次承办全区性、全市性的重大文体活动。广播电视覆盖人口达 万人,荣获“自治区2009—2010年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先进县”称号,连续五年被评为广西播出机构播出秩序先进单位。
      仅去年一年,全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人口2.7万人;新增就业3972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.9%以内;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扩大覆盖,参保率达82.1%。医疗卫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,新农合参合率97.87%,排在来宾市前列。
此外,全县人口出生率保持在13‰以下,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8‰以下,荣获“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”称号。
       党建创新增活力
      忻城县坚持“围绕发展抓党建,抓好党建促发展”的工作思路,在深入开展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”和“创先争优”活动中,突出五个创新,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。
创新“两大活动”载体。以“三上” “三问”和“六联系”为特色的“自选载体”,推进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”和“创先争优”活动,活动成果得到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周新建部长的肯定。\
      创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。率先实行实名制初始提名办法,率先推出“N-8—5—3—1”选人用人机制,率先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,率先实施“五推荐五差额”选拔正科级领导;率先阳光选拔100名科级后备干部。率先在全市开展“公推差选”乡镇党政正职候任人选工作,得到市委的肯定并在全市推广。
     创新基层党建工作。实施了基层党建与人民调解联动的“网底工程”和全力打造“党员带富工程”。完善“党内互助金”长效机制以及“关爱党员—爱心传递”活动机制,为全县70岁及以上老党员购买“新农合”,提高离任村干部月补贴金额。红渡镇西江村党总支部、马泗乡马泗村党委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。
      创新精神文明建设。开展《公民道德》宣传教育、举办科普、法律培训班,杜绝“黄、赌、毒”封建迷信活动,提高村民素质。加大财政投入,村村完成“三求”文化工程建设、村村成立文艺队和篮球队,广播电视覆盖所有行政村,农村文化活动如火如荼。开展先进人物的推荐评比表彰活动,涌现全国诚实守信“好人榜“石支宇、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蓝绍会、入围全国“最美乡村教师” 韦冠清等一大批先进人物,马泗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。
       创新开展干部培训。推出了“一讲一谈一想一干”活动和“新动力课堂”活动, 实现了“请进来”和“走出去”双向教学形式,开阔县、乡、村三级干部视野,把干部队伍素质提升工程打造得有声有色。

相关热词搜索:科学发展 助推 大石

上一篇:李克强出席 第七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
下一篇:爱丽丝·门罗 获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

东盟新闻周刊 版权所有
© 2005-2023 www.dmxwzk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
工信部备案号:桂ICP备13006217号